如何减少标签对自己分享带来的压力
6 min read

如何减少标签对自己分享带来的压力

通过对标签化现象和分享的解构思考,每个人都应该有分享的自由,分享不仅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也是连接他人的桥梁,不要被“权威”的标签所束缚。
如何减少标签对自己分享带来的压力
Photo generated by Gemini

作为一个 Newsletter 的维护者,在复盘后台数据和订阅者反馈时,我常常陷入自我怀疑 —— 我不是权威更不是名人,没有这些标签和光环我的分享并没有什么说服力,似乎只有那些头顶光环的大佬才有资格发声,默默旁观才是我最合适的位置。

我无意间看到了 Dr. K 与 Ali Abdaal 的对谈视频Ali 说自己在出书以后反而变得不敢看负面评价,这跟以前做内容创作的时候不太一样。经过 Dr.K 一系列的抽丝剥茧地对谈发现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 Ali 在出书时给了自己一个医生的标签但在做内容创作是对自己的标签是 “a random dude on the internet”,在 Ali 给自己的标签给了自己更大的期望和压力。这给了我新的思考方式来看待自己的分享和表达。

解构标签化现象

日常工作生活中,对人进行标签化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因为大脑倾向于简化复杂信息以提高处理效率,给人贴上标签,可以迅速归类,减少认知负荷,帮助快速做出判断和决策。作为一种简略的语言表达,标签便于人们在交流中快速传达和识别对方特质信息,尤其是在初次接触或非深入交往的情况下。例如他是一个经济学教授,因为经济学教授这个标签可以让人快速了解到他擅长经济学方面的问题。

回到我们社会中对外分享这件事,无论是文化传承,还是来自老师和家长的教诲,社会上主流的认知是:「考高分」才有资格讲话大声,这样的思维,都让我们潜意识里认为「分享」是件有点神圣、甚至有些遥不可及的。基于这样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判断,人们会自然而然地寻找分享者身上的标签,标签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识别分享内容的价值和质量的高低。虽然标签在很多场合可以提升知识共享的效率,也降低了沟通和交互的成本。但是也正是因为标签化这样的简化手段导致信息的「失真」,忽视了个体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作为分享者,我应该拿掉标签只是专注于自身,学到什么就分享,认识更多跟自己有共鸣的人,分享的出发点就是「记录有经历的有意思的事情」。只要保持着分享的底层动机是善意的,即便不时遇到诸如「凭什么?就这?」的诘问,我只需要认识到,虽然努力付出的事情被人酸多少会难过,但那只是他们宣泄情绪的方式,我不需要这些人的认可,我应该只专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让自己更好、与人为善的路上,问心无愧就足够了。

解构分享这件事

当我提起勇气准备进行分享的时候,脑海中时不时会徘徊着几个疑问:花时间是不是对自己没好处?不是专家是不是没资格分享?

准备的过程是在内化知识与经验

准备分享的内容时我必须不断跟自己对话:「为什么我要分享?」「分享带给了我什么?」「为什么周遭的人害怕分享?」。

在这个过程中,我会不断问自己「我到底有什么东西是自己的经验?是可以分享给大家的?」到了最后,这些问题会让你不断进行自我对话,会放大我的观察并且从中找到自己内化过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如果你认为「分享是件花时间,而且自己没好处的事」,这是因为内化的经验很难被察觉,它需要时间、需要对话、需要挑战才能逐渐显现。

不要只是光看书,吸收别人的知识模型,问问看你自己独特的知识和经验是什么?

想成为专家就必须先学会去分享

没有一个人一出生就是某个领域的专家,他之所以会成为专家,是因为他敢硬着头皮去尝试、去分享他的观点与知识,然后被疯狂打脸之后,在这些打脸与疼痛挫折感之下,不断地去修正自己的知识,才渐渐成为专家的。

分享是学习的最佳途径

我习惯性地认为「分享就是种教导」,但我觉得分享是一种「学习」的方法。「主动学习」是每个人这一生的责任,每个人都在这条路上,不分年龄、种族、性别。就像今天的分享者,有资深前辈、有女性、有企业家,也有像我这个大学都还没毕业的。分享是体现学习的主动性,也是学习的最佳途径。

最后

别让「权威」二字限制了想象,分享它该是每个人口袋里的糖果,随时掏出来,甜蜜他人,也愉悦自己,这不应该被标签化所束缚 —— 分享,不设限的自由

说白了,提升眼界,不一定非得环球旅行,从身边人开始分享,听听他们的故事,看看自己的盲点,让社群的暖流推着你向前,找到那些能与你并肩作战的伙伴,最终在分享中找到生命的色彩与温度。从这一刻起,让我们用分享,开启一场心灵的探险,让成长的路,不再孤单。

References

  1. Dr. K Chats with ‪@aliabdaal‬ - YouTube

Public discussion

足迹